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丰乐亭文化内涵对滁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欧阳修系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庆历五年,因直言上书被贬为滁州太守,在滁期间,欧阳修为滁州留下了丰乐亭等一批传承千年的文化印记,促进了本地区文化、教育、旅游发展。丰乐

欧阳修系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庆历五年,因直言上书被贬为滁州太守,在滁期间,欧阳修为滁州留下了丰乐亭等一批传承千年的文化印记,促进了本地区文化、教育、旅游发展。丰乐亭文化遗产具有“与民同乐”的思想,挖掘和阐发丰乐亭文化内涵对滁州市精神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丰乐亭的文化内涵

1.滁州“亭文化”的渊源。在我国有较多关于亭的作品,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高亭》,诗仙李白《独坐敬亭山》以及李商隐《西亭》等,诗人都喜欢以亭作为创作题材,寄托自己特殊的情感。从建筑形态上讲,亭是一种造型简单的建筑,主要是供人休憩、乘凉、观景,多是友朋聚会、送别叙话、会约闲谈之地。随着时间发展,在历代文人的诗词曲赋中,亭本身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学色彩,成为文化上的一个“景点”。在这种背景下,亭成为了超越一般建筑的文化象征,更带有四面观景、海纳百川的独特情怀,受到历代文人的推崇。正是这些看似“大同小异”实是“各有千秋”的亭,造就了滁州别具特色的“亭文化”。

2.“丰乐亭”寄托的文化内涵。盛极而衰是封建社会的规律,很多文人因遭排挤贬斥不得不离开权力中枢。欧阳修被贬至滁州后并未因此感到沮丧,他以一个知识分子的率真,以一个杰出政治家的豁达与胆略,教化民众、发展民生、与民同乐。《丰乐亭记》是欧阳修文学创作生涯的重要篇章,语言严谨、内容清晰,全文着重强调为官者服务于人民群众,爱惜人民群众才能让地丰民乐,雨顺风调。

3.丰乐亭的兴衰是社会变迁的写照。欧阳修在滁州西南方游历之时,发现滁州西涧环境优美,在此修亭名为“丰乐”是希望物产丰收、民享安乐之意。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丰乐亭历经风雨再次成为省级重点保护对象。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以“亭”为核心的主题文化公园,既有整齐修剪的花草树木又有茂林修竹,远处林立的高楼与古亭交相辉映,现代气息与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美不胜收。欧阳修一生虽历经磋磨,但仍心系民生,在《丰乐亭记》中除记述建亭经过及与滁人共游之乐外,还描绘了滁州从战乱到和平的历史变迁。丰乐亭文化内涵不但体现了欧阳修关注民生的政治情怀,更是滁州市人文历史的宝贵财富和文化土壤。

二.丰乐亭文化对滁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1.对滁州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古代滁州民风淳朴善良,勤奋踏实,丰乐亭文化就是其中代表。每逢岁末年初,本地的老人们都喜欢到丰乐亭走一走,即有讨吉利,求丰乐的意思。滁州位于南京附近,是金陵来往商贾重要的疏散地和落脚点,在长期商业发展过程中, 滁州商贾形成了重信重诺、不畏艰险、持之以恒、自律坚守的品格。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受到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在物质与利益的冲击下,不改初心,坚守道德和法律成为社会倡导的精神标杆。

2.对滁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滁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曾吸引无数文人雅士,如晋元帝司马睿到达滁州后,留下“东南风月谁家好,唯有琅琊道蔚然”的诗句;唐代诗人韦应物在滁做官时,作下名诗《滁州西涧》。近年来,滁州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城市绿化、环境保护上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例如将丰乐亭主题文化公园与天下名亭醉翁亭结合在一起,形成集旅游-娱乐-休闲-探古-养生等项目为一体的经济文化产业链,重视对古迹的修护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绿色植被覆盖率,力争重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的繁华景象。

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时,我们应当注重在地域文化的语境中进行内涵挖掘,将时代需求与地域文化发展有机融合。新的发展阶段,既不忘初心也须传承地方文化、追求融合发展,营造生态和谐。在这个时候,研究和丰富丰乐亭的文化内涵,打造滁州“亭文化”体系,将为滁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历久弥新的精神助力。

欧阳修系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庆历五年,因直言上书被贬为滁州太守,在滁期间,欧阳修为滁州留下了丰乐亭等一批传承千年的文化印记,促进了本地区文化、教育、旅游发展。丰乐亭文化遗产具有“与民同乐”的思想,挖掘和阐发丰乐亭文化内涵对滁州市精神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丰乐亭的文化内涵1.滁州“亭文化”的渊源。在我国有较多关于亭的作品,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高亭》,诗仙李白《独坐敬亭山》以及李商隐《西亭》等,诗人都喜欢以亭作为创作题材,寄托自己特殊的情感。从建筑形态上讲,亭是一种造型简单的建筑,主要是供人休憩、乘凉、观景,多是友朋聚会、送别叙话、会约闲谈之地。随着时间发展,在历代文人的诗词曲赋中,亭本身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学色彩,成为文化上的一个“景点”。在这种背景下,亭成为了超越一般建筑的文化象征,更带有四面观景、海纳百川的独特情怀,受到历代文人的推崇。正是这些看似“大同小异”实是“各有千秋”的亭,造就了滁州别具特色的“亭文化”。2.“丰乐亭”寄托的文化内涵。盛极而衰是封建社会的规律,很多文人因遭排挤贬斥不得不离开权力中枢。欧阳修被贬至滁州后并未因此感到沮丧,他以一个知识分子的率真,以一个杰出政治家的豁达与胆略,教化民众、发展民生、与民同乐。《丰乐亭记》是欧阳修文学创作生涯的重要篇章,语言严谨、内容清晰,全文着重强调为官者服务于人民群众,爱惜人民群众才能让地丰民乐,雨顺风调。3.丰乐亭的兴衰是社会变迁的写照。欧阳修在滁州西南方游历之时,发现滁州西涧环境优美,在此修亭名为“丰乐”是希望物产丰收、民享安乐之意。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丰乐亭历经风雨再次成为省级重点保护对象。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以“亭”为核心的主题文化公园,既有整齐修剪的花草树木又有茂林修竹,远处林立的高楼与古亭交相辉映,现代气息与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美不胜收。欧阳修一生虽历经磋磨,但仍心系民生,在《丰乐亭记》中除记述建亭经过及与滁人共游之乐外,还描绘了滁州从战乱到和平的历史变迁。丰乐亭文化内涵不但体现了欧阳修关注民生的政治情怀,更是滁州市人文历史的宝贵财富和文化土壤。二.丰乐亭文化对滁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1.对滁州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古代滁州民风淳朴善良,勤奋踏实,丰乐亭文化就是其中代表。每逢岁末年初,本地的老人们都喜欢到丰乐亭走一走,即有讨吉利,求丰乐的意思。滁州位于南京附近,是金陵来往商贾重要的疏散地和落脚点,在长期商业发展过程中, 滁州商贾形成了重信重诺、不畏艰险、持之以恒、自律坚守的品格。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受到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在物质与利益的冲击下,不改初心,坚守道德和法律成为社会倡导的精神标杆。2.对滁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滁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曾吸引无数文人雅士,如晋元帝司马睿到达滁州后,留下“东南风月谁家好,唯有琅琊道蔚然”的诗句;唐代诗人韦应物在滁做官时,作下名诗《滁州西涧》。近年来,滁州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城市绿化、环境保护上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例如将丰乐亭主题文化公园与天下名亭醉翁亭结合在一起,形成集旅游-娱乐-休闲-探古-养生等项目为一体的经济文化产业链,重视对古迹的修护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绿色植被覆盖率,力争重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的繁华景象。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时,我们应当注重在地域文化的语境中进行内涵挖掘,将时代需求与地域文化发展有机融合。新的发展阶段,既不忘初心也须传承地方文化、追求融合发展,营造生态和谐。在这个时候,研究和丰富丰乐亭的文化内涵,打造滁州“亭文化”体系,将为滁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历久弥新的精神助力。


文章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网址: http://www.jjyshfzyj.cn/qikandaodu/2020/0915/738.html



上一篇:分析广东音乐文化传承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
下一篇:中西文化中的保守主义及其结果 ——以辜鸿铭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投稿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编辑部|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版面费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论文发表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