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民主改革以来藏北牧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藏北高原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在藏语中称为“羌塘”,意即“北方原野”。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面积达60余万平方公里,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1/4,在行政区划上包括了几乎整个那曲市、

藏北高原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在藏语中称为“羌塘”,意即“北方原野”。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面积达60余万平方公里,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1/4,在行政区划上包括了几乎整个那曲市、阿里地区东部三县和青海省局部。草地是藏北高原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当地群众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活动。长期以来,藏北高原以其独特的人文地理特征吸引着中外探险家、旅游者和学者纷至沓来,20世纪80年代以后更是掀起了藏北高原研究的热潮。这些研究涉及藏北高原历史以及藏北牧区社会组织、婚姻家庭、经济关系、生计方式、教育卫生、文化传统等等,但多以那曲地区为调查点和研究地,关于阿里地区东部三县尤其改则县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①

2018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在改则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着重了解民主改革以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藏北牧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改则县地处藏北高原西南部,东南距拉萨1198公里,东距那曲960公里,西距狮泉河镇497公里,土地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场面积万亩,是阿里地区第一大和西藏自治区第二大牧业县。全县平均海拔4700米,境内高山耸峙,沟壑纵横,湖泊密布;气候干旱寒冷,多风少雨,灾害频繁,自然条件十分严酷。历史上,生活在那里的居民为藏族,他们组成大大小小的部落,逐水草而居,民主改革以后传统部落结构才逐渐瓦解。截至2017年底,全县行政区划分为6乡1镇、1个居委会、48个行政村,总人口2.5万余人。这个位于世界屋脊之巅的高海拔县域,经过数十年艰苦发展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传统分散的游牧部落社会,走上了团结、合作、富裕的现代高原牧区发展道路。

民主改革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西藏一直把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作为民生建设的重点,逐步建立起以县为龙头、乡为枢纽、村为基础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和服务能力不断得到改善,农牧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对此,学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此同时,学界往往倾向于以横向比较的视角,将西藏与内地特别是与东部发达地区对比,来评价西藏特别是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突显出西藏发展进程中的困难和不足。②通过对改则县的调研,我们认为观察西藏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既要考虑到西藏整体处于青藏高原这一共同特点,又要考虑到各地差异。也就是说,从西藏牧区特别是藏北牧区的历史与现实出发,才能够更加客观地衡量其发展成就。为此,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和资料,对改则县的医疗卫生事业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探讨和总结民主改革以来藏北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与经验。③

一、藏北牧区历史上的医疗卫生状况

青藏高原地处高寒地带,被视作人类生命的禁区。在与自然环境和疾病灾害斗争的过程中,藏族人民创造和发展了藏医药,为青藏高原各族人民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受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影响,历史上藏医药的发展十分缓慢,远远不能满足藏族人民的需要。民主改革以前,西藏地区只有拉萨的“门孜康”“药王山”和日喀则的“格吉纳嘎”三所医疗机构和少量私人诊所,从业人员不足百人,加上民间藏医也只有400余人,平均每千人只有不到0.4名医务人员。[1] (P17)广大农牧区普遍处于缺医少药的状况,藏族百姓一旦患上疾病,大多只能念经拜佛祈求神鬼护佑。

关于藏北牧区历史上的医疗卫生状况,史料记载十分缺乏。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藏北牧区还保留许多传统习俗,这在相关田野考察和实录报告中有所反映。以生育为例,“妇女以前大多在牛圈内或另搭的简易帐篷内生产,也有的是在帐篷内靠近门口的地方生产,目的是便于产妇大小便和清除生小孩时流的血水等。当地没有专门的产婆,牧民们没有上医院生产的习惯。即使现在,牧民到医院生产的也不多,一般是产妇自己接生,有的人家产妇的母亲或丈夫或婆婆也会帮助她。接生时用羊毛绳扎紧脐带,并用刀割断,其八天后脐带就自己脱落了。胎盘则扔到远处,或埋起来。……如果难产,则请僧人念经或让产妇喝鱼汤,认为这样能将小孩生下来。”[2] (P350)曾经在藏北生活多年且多次到牧区考察的马丽华说:“在牧区妇女的诸多特征中,有一点我永远都不能够理解,那就是她们在生育时表现出的超常的耐力。牛粪堆上垫张牛羊皮做产床,夜间生了孩子,第二天一大早就抛头露面,背水,洗衣,做家务。”[3] (P155)由于缺乏公共卫生服务,人们除了传统藏医还普遍求助于巫医神汉。当时的调查发现,“安多各部落过去均有不少拉巴,‘拉巴’译为汉语类似于‘神汉’。文革前,安多县多玛区每个乡至少有两个拉巴。安多县扎萨区的马登乡,一度曾有过六七位拉巴。拉巴在部落中的作用主要是为人治疗伤病。拉巴的治疗手段主要是用嘴或是手掌吸物”。[2] (P273-280)马丽华也说:“除了可登大雅之堂的藏医,源远流长的巫术在藏北仍然盛行不衰。”她记述了关于几位巫医的传说,都是当地干部自己或其亲属亲历的被巫医治愈的故事,说明即使在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人群中,也普遍存在对巫医的信仰。[3] (P122-123)


文章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网址: http://www.jjyshfzyj.cn/qikandaodu/2020/1006/839.html



上一篇: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卓越人才培养机制研究<sup
下一篇: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卓越人才培养机制研究<sup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投稿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编辑部|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版面费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论文发表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