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06/30]
-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06/30]
-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06/30]
-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06/30]
翻译史视域下翻译策略与社会发展关联性探究以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引言 翻译在历史发展中总是会打上社会,时代与文化的印记,而翻译策略作为翻译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某一特定文本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也会不同,在目的语
引言
翻译在历史发展中总是会打上社会,时代与文化的印记,而翻译策略作为翻译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某一特定文本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也会不同,在目的语读者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在翻译史的视域下,以西方的宗教典籍《圣经》和中国的莫言小说翻译策略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为例,可以发现翻译除了具备基本的信息传递功能以外,纵观翻译的发展史总是能寻找到翻译策略与社会发展的关联,因此,翻译策略与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关联性。
翻译策略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翻译策略最初是由语言学派倡导的,用以保证职业翻译工作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合理关系与源语和目的语表达手段在语篇上的高度等值(Wilss, 2001:192)。中西方在探究翻译的早期都着重于“直译”和“意译”之争,就是基于为了寻求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在语篇上的等值,进而产生了对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之间语言转换策略的不同角度。究其原因,因为翻译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而翻译策略作为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对最终目的语文本的形成、传播过程、及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起到重要作用。如在翻译发展初期,宗教的传播使得中西方都是在翻译重要的宗教经典时对翻译策略进行了争论,此外,特定的历史时期和阶级分明的社会制度,使得经书典籍的翻译不可避免地打上意识形态和社会的印记,翻译策略的选择也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比如在中世纪的西方,教会以《圣经》为圭臬,也就是重视源语文本的地位,在翻译《圣经》时采取“直译”的翻译策略,以维持上帝至高无上的教义,但“直译”与“意译”的争论声从未平息,这一对翻译策略选择的争论甚至延伸至其他类型的文本翻译中,而这一争论说到底是在翻译过程中重形式还是重内容的讨论。一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逐渐进入了现代化潮流,也出现了以资本主义为主的政治体制,社会发展迅速,思想交流开放,随着现代语言学的诞生,这一讨论从“怎么译”深入到对翻译行为本身的研究,即以语言为核心,从语言的结构特征出发研究翻译的对等问题。随后,二十世纪末,伦敦学派的彼得·纽马克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翻译策略,这两种翻译策略注重译者的思维过程,从目的语文本读者的角度,为译者提供了新的翻译策略视角。在二十世纪末,在长期的欧洲殖民扩张的背景下,翻译的传统一直是以民族中心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价值观来翻译外国文本,提倡翻译的归化策略,对此,韦努蒂则提出在翻译中要表现出语言上和文化上的差异,即“异化”翻译策略。这三对翻译策略在当代翻译学阶段仍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研究和应用之中。
中国翻译史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延续,且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尊崇佛家经典,在翻译《佛经》时,“文质之争”也不绝于耳。后随着西学东渐,直译与意译的争论又开始出现。五四运动以后,鲁迅主张“宁信不顺”的直译翻译策略,以“异化”的翻译策略作为白话文运动的武器,借助西方的一些新颖的表达方法和词语来帮助促进中国语言与文化的现代化。而意译派则认为直译使得语言不通,使得读者不知所云。建国后乃至“文革”后,直译意译之争部分地为归化异化之争所替代或遮蔽,现在译界普遍认为,直译与意译可以并存,作为翻译实践的两种基本策略还将继续进行探讨和研究。
翻译策略与西方社会发展的关联性
以《圣经》的翻译为例,由于受到宗教和时代的影响,中世纪时期,教会的中心地位不可撼动,罗马天主教廷认为上帝的意志不可更改,以他们对基督教教义的阐释为主要的教义,保留了原文的形式和内容,译本中如果出现任何与他们理解不同的阐释都会被称为“异端”,并将这些“异端”思想付之一炬。但对于目的语文本读者来说,教会所宣传的教义却十分晦涩难懂,对此,早期也有如哲罗姆提出的“意译”策略,将希腊语的《七十子希腊文本》翻译为拉丁文版本的《圣经》,但是当时的反响并不好,也难以得到目的语文本读者的赞同。西方社会自哲罗姆后有关“直译与意译”之争持续了一千多年,而随着民族国家的崛起,教会中心地位瓦解,民族语兴盛,文艺复兴带来了自由思想,尤其是在十七世纪进行的宗教改革中,翻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宗教改革家借《圣经》译本在宗教和政治斗争中进行反对教会的武器,由此推动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其中作为宗教改革的奠基者——马丁·路德用德语翻译的《圣经》也遵循哲罗姆的意译主张,同时在某一程度上还出现了归化的翻译策略,他广泛使用了德国的地方方言,考虑到目的语文本读者的重要性,提出《圣经》翻译应该使用“家中母亲,街上孩童,市场杂贩”的语言(谢天振,2009:64),译文中也暗含着个人的信仰,以《圣经》翻译作为政治斗争的武器,马丁·路德的德语版《圣经》的受众面得以扩大,虽仍与教会之间的矛盾不可逾越,但目的语文本的接受者也逐渐增多,其文学性受人瞩目。随着时代的更迭,社会的发展,二十世纪后半期,欧洲译者在《圣经》的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翻译策略越来越偏向以“意译”策略为主,同时也显现出了“归化”的翻译策略,比如,在现代《圣经》翻译时期,伴随着欧洲的殖民征服,非欧洲语言的《圣经》译本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圣经》的译文也自然而然带上了译入语的文化特征,某种程度上也帮助了欧洲殖民国家的殖民征服。
文章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网址: http://www.jjyshfzyj.cn/qikandaodu/2021/0309/1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