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新形势新任务呼唤新思路新作为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重要开端,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了关键阶段,同时面临着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

"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重要开端,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了关键阶段,同时面临着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日前,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城市经济学专委会、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京津冀协同发展专业委员会、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主办,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承办的"后疫情与'十四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学术论坛上,多名专家学者就后疫情时代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讨。

京津冀国家战略大势 协同发展进入深水区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央着眼全国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经过六年多建设,京津冀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了突破。然而,在新的发展阶段,与较为成熟的大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一系列新挑战。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所原所长肖金成研究员认为,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至今仍然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建设以及未来所要达到的目标具有指导意义。一是以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力度为主线,以构建强调体制机制为抓手。二是六个着力,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着力推进产业升级转移,着力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着力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最终加快打造现代化新城市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一体、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孙久文教授指出,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个终极目标,就是要建设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基于世界城市群相关标准来对照京津冀发展情况:一是标准就是世界级城市群标志是有1至3个两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二是中心城市的GDP占整个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三是城市化水平达到70%;四是城市分布的形成圈层结构。京津冀城市群规模与结构存在一定问题,除了北京和天津外,其他城市结构与世界级城市群的要求仍有差距。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城市经济学专委会主任、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秉镰教授进一步解释了构建世界级城市群背后的原因:一是南北差距大,过去说的区域差距是指东中西差距,和中西部沿海差距,现在南北差距也很明显。京津冀地区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区域战略理应要承担义务。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亟待解决与长三角、粤港澳差距。首先,整体实力存在差距;其次,交通基础设施存在差距,市场辐射率和外向型经济外向度亟待提高。三是从产业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发展后劲不足。整个京津冀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在科技创新投入方面,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投入较高,但是产出率较低。

区域经济发展走势 京津冀应化危为机砥砺前行

综合判断,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处在了化危为机的关键时刻,要正确认识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问题,积极探索新思路、提出新措施,增强协同发展的动力、实力、创造力、聚集力和吸引力。

南开大学周密教授认为,三地在价格信息传递、要素流动、企业主体地位、市场平台联动等方面积极发挥市场的作用;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在形成明确的三级政策目标指引、横纵向多维度的协同政策内容、供需双侧结合的多元政策工具组合、三阶段合理推进的政策实施以及集聚促进型的政策效应。三地在协同战略上应从分散探索转向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深层改革;在协同路径上从供给侧的产业协同转向需求侧的消费协同;在协同范围上从点状中心转向黄金三角区域支撑;在协同节点建设上从单节点建设转向轴带-节点融合;并在协同空间、领域、动能等方面形成系列亮点。

河北经贸大学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专职副主任田学斌教授强调后疫情时代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侧重点是聚力协同。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着眼京津冀地区整个制订公共卫生的协同,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二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向市场主导转型,构建一个内生协同发展机制。三是河北营商环境要进一步改善。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薄文广副教授从非首都功能疏解角度指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当前发展面临着相关制度壁垒及北京郊区发展诉求导致中关村企业较难转移、等产业承接能力导致中关村企业较少转移、更多地方政府推动三地合作导致中关村企业转移缺乏持续性等困境。


文章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网址: http://www.jjyshfzyj.cn/zonghexinwen/2020/0710/372.html



上一篇:秦志军:用项目建设的实际成效持续巩固蓝山县
下一篇:普陀:乡村振兴背景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思考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投稿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编辑部|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版面费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论文发表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13135113890(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kf@400qi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