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砥砺奋进阿佤人民再唱新歌--西盟县经济社会发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来源:普洱市人民政府网站) 二〇一八年 ●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4.31亿元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90万元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03亿元 ● 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和9786元

(来源:普洱市人民政府网站)

二〇一八年

●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4.31亿元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90万元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03亿元

● 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和9786元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汤保凤) 西盟县是全国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是《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诞生地。世居佤族、拉祜族的社会形态,直到1956年才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盟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总体经济成倍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8年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6元,同比增长10%,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攻坚克难 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投资增长乏力、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等严峻形势和挑战,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通过抓项目落地、抓产业调整、抓潜力挖掘等一系列有力措施,“一产调结构、二产扩总量、三产强基础”的成效初步显现,全县经济保持总体平稳。2018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态势,实现生产总值14.31亿元,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90万元,增长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03亿元,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6亿元,增长12.7%;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和9786元,分别增长8.1%和10%。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地域、重点平台实施招大引强,一批优质项目签约落户,累计引进市外到位资金18.56亿元,同比增长23.2%。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边贸进出口总额达1.28亿元。

[责任担当 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

为坚决兑现“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的庄严承诺,西盟按照健全“九大体系”、打好“九大攻坚战”、实现“十大提升”的总体思路,早谋划、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和智力向脱贫攻坚聚集,全力推动责任、政策、工作落实,实现24个贫困村出列、1.446万贫困人口脱贫;2014年至2018年,累计脱贫8797户人,未脱贫人口462户110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45%。顺利通过国家级、省级贫困县退出第三方专项评估检查,荣获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走出一条具有西盟特色的“直过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路。

[优化结构 全面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种植业结构实现了由以粮食为主到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全面发展的转变过程,全县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比重从2014年的21.5%提升到2018年的43.1%。橡胶、甘蔗、茶叶、畜牧、文化旅游五大主导产业的增加值从2014年的1.09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4.7亿元,占比从2014年的11.1%增长至2018年的33%,主导产业扶贫效益初步显现。大力推进“5+X”产业发展,橡胶、茶叶、甘蔗、畜牧、旅游文化五大主导产业高速推进,蜂蜜、饲草饲料等特色产业迅速崛起,农产品加工、生物健康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粮经饲协调、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化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产业扶贫闯出新路子,“四个全覆盖”产业扶贫模式和“六个联结”利益联结模式,先后被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农业农村部作为产业扶贫先进典型案例全面推广。整合1.57亿元财政涉农资金投入产业,投入比例在全省排名第6位。着力打造“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成为全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8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2018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21.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7%、31.01%。

[统筹推进 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佤部落特色小镇积极推进,城市设计试点工作扎实开展,城市风貌改造和环境提升工程深入实施。瑞孟高速西盟段积极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明显,率先在全市实现“组组通”水泥路硬化,80%以上农户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硬化。大力推进农村“七改三清”工程,勐卡镇垃圾热解站建成使用。新厂河二级电站正式建成,永不落水库进入收尾阶段,一批农村安全饮水、农田水利、引调水抗旱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全面建成。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电网安全和供电能力显著提高。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完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工作,成为中国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经济学研究示范基地之一。扎实推进省级生态文明县创建步伐,顺利通过市级初审。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颁布实施。成功入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文章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网址: http://www.jjyshfzyj.cn/zonghexinwen/2020/0817/585.html



上一篇:暑期实践丨立足苏南农村,助力集体经济--社会
下一篇:首经贸中国ESG研究院成立,助力新时代经济高质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投稿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编辑部|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版面费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论文发表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