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形成以保促稳、稳中求进的良好格局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作者:黄 南(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南京市聚焦“六稳六保”,推出“四新”行动计划,形成以保促稳、稳

作者:黄 南(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南京市聚焦“六稳六保”,推出“四新”行动计划,形成以保促稳、稳中求进的良好格局,为全市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奠定扎实基础。

  抓好“六稳”“六保”工作,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南京市委、市政府把“六保”作为今年工作的着力点,提出应对疫情冲击、稳定经济运行、实现年度目标的“南京方案”,确定发展新基建、培育新消费、壮大新产业、建设新都市的“四新”行动计划,构成了促进城市经济振兴发展的政策体系。围绕行动计划的重点任务,南京各部门、各地区加紧制定相应配套政策,从多个领域、多个层面共同发力,目前已有序实施906个具体项目,“四新”计划累计投资超1200亿元。

  协调好稳增长和促转型,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疫情带来的挑战前所未有,但同时,每一次经济的重大转型期,都是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遇期。协调好“稳增长”和“促转型”之间的关系,实现两者协同发展,是南京“四新”行动计划的重要导向。为此,南京一方面立足现实基础,迅速出台“惠企十条”,为企业纾困解难。同时聚焦“4+4+1”主导产业,深入实施集成电路等8条产业链20个领域的强链补链专项行动,保障了主导产业的顺畅发展。另一方面,南京着眼长远,结合全球产业发展主要趋势和国内经济发展总体态势,着力培育新发展动能,围绕创新名城建设的发展目标,加快促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大力推进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上半年还相继出台《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关于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意见》《南京市“5G+工业互联网”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2)》等文件,促进了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的迅速成长,不仅有效推动经济企稳回升,而且优化和调整了南京的产业结构,加速了新旧动能的有序转换。

  整合国际国内市场,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

南京市将激发国内消费市场作为工作的着力点,积极培育新型消费,推动新消费热点的形成。

与传统消费相比,“四新”行动计划中的“新消费”强调运用信息技术,积极发展远程不见面消费,并将文化、体育、康养、教育等作为培育重点,主动运用互联网技术发展新型消费模式,激发大众消费热情。同时,在拓展日间消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夜间消费新蓝海,并提出每周2.5天休息制度等创新之举。“新消费”行动计划的推出,有效推动了南京经济的持续回升,目前与“新消费”有关的销售额已达9996.9亿元,“新消费”行动计划中有27项具体任务已全部启动实施。在聚焦消费新热点、营造消费新场景、打造消费新引擎、完善消费新链条、提升消费新品质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有效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四新”行动计划的推进实施,目的是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机结合,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注重发挥政府在搭建平台、服务企业、营造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南京坚持中央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改革要求,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连续三年出台文件解决科技创新中的瓶颈障碍,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打通高校、企业、园区的合作通道,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擎作用。同时,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将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今年年初市政府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新100条》,更加突出“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在厚植企业创新发展土壤、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干预、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此外,南京还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发挥社会和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为科技创新及企业发展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1日?06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文章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网址: http://www.jjyshfzyj.cn/zonghexinwen/2020/0821/613.html



上一篇:王国生:把握时代要求高标准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下一篇:冯伟: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汇聚青春力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投稿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编辑部|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版面费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论文发表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