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06/30]
-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06/30]
-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06/30]
-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06/30]
“十四五”期间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发展重点问题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随着全球竞争格局的变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经济中心城市作为经济社会活动集中地和影响源,在带动增长、产业管控、资源配置、创新引领、开放改革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对于
随着全球竞争格局的变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经济中心城市作为经济社会活动集中地和影响源,在带动增长、产业管控、资源配置、创新引领、开放改革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国际经济中心,国际上并无直接的概念表述,对其内涵也未形成共识,与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目标在国家重要文件或规划中已有明确表述不同,经济中心没有明确的目标框架。从广义角度理解,国际经济中心包含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功能,是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发挥资源配置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的核心承载;从狭义角度理解,国际经济中心更加侧重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和产业经济功能,突出产业经济领域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控制力影响力。由于广义角度已有相关专题进行分析,本文主要从狭义的角度入手,在分析新时期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的目标内涵的基础上,围绕国际经济中心建设的若干重点问题进行展开,包括关于“十四五”时期上海经济增长与经济综合实力的分析判断、“十四五”时期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阶段性特征与发展思路、“十四五”时期上海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发展情况及提升思路。
一、重点问题之一:“十四五”时期上海经济中心建设的目标内涵
早在19世纪,伴随工业革命和世界贸易的繁荣,出现了在世界经济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引发学者对于世界城市的早期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迅猛发展促进世界经济步入全球化时代,城市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更为凸显,对于世界城市的概念、内涵、特征、功能、分类、形成机制等的研究更为深入,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1966年,霍尔(Hall)将世界城市定义为:那些已对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影响的国际第一流大城市;1986年,弗里德曼(Friedmann)等人从新的国际劳动分工的角度,把世界城市的特征概括为:主要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包括地区性总部)、国际化组织、商业服务部门、重要的制造中心、主要交通枢纽和人口规模的高速增长。1991年,萨森(Sassen)基于经济全球化深化和全球服务经济的迅猛发展,系统阐述了世界城市的全球服务功能,进而首次提出“全球城市”的概念,强调全球城市网络节点的功能。1996年,卡斯特尔(Castells)等人基于信息化与全球化的融合互动,开始关注世界城市的信息服务功能,提出世界城市作为全球通讯网络的主要节点,发挥全球信息中心的功能。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更深地融入到全球经济中,一些中心城市相继提出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国际大都市”“国际性城市”等战略目标,相关研究在国内学界开始兴起。
21世纪以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为基本特征,“四化”相互交织、互为推动加速了全球网络的形成,世界成为一个巨大的网络空间。人流、物流、资本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市场要素在全球网络中充分流转和重新配置,并通过国家之间、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现实力量、资源要素的综合对比与配置组合不断建立和形成世界政治经济的新格局,特别是以城市为载体,在全球网络中形成了资源要素流转和配置的一个个节点。上海作为世界一线城市(根据GaWC排名)在全球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在全球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不断赋予中心城市新的内涵特征:
(一)体现全球竞争新格局
全球经济处于低速增长区间,总体呈现出人口增速下降(Depopulation)、生产增长乏力(DecliningProductivity)、债务水平居高不下(Debt)、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的“4D”特征,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风险日益加深。IMF预计2021-2024年全球经济平均增长率为3.63%,略高于“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的3.53%,但仍处于低位(图1)。
图1 全球经济增速情况及“十四五”增速预计
本轮经济增速放缓同时伴随着全球贸易的大幅萎缩,与过去贸易增长一般为经济增长的两倍左右不同,全球贸易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出现“反转性”变化,贸易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球化差值逐步减小(图2),外贸已难以对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拉动,经济发展将更加依赖国内、区域内经济活动。此外,在科技革命加速、经济格局变革、治理规则重构等因素推动下,全球新一轮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正在重塑,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常态化将对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推动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重构。跨国公司价值链布局逐步从离岸转移到近岸。全球价值链从制造业向服务业拓展延伸、由制造业价值链向创新链深度拓展。全球价值链分工进入“高端回流、低端转移”的重塑阶段。发达国家推进高端制造回流,新兴经济体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全球价值链的国际格局在调整。上海在面临传统优势产业外迁、头部产业升级抑制等风险的同时,“倒逼”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升级加速。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创新全球化、网络化、多极化趋势日益凸显,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全球流动的速度、范围和规模达到空前水平,以中国为首、东亚为核心的亚洲创新崛起,成为全球创新版图的重要标志。全球城市格局重构。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越来越多城市纳入全球城市网络,过去十几年来,上海在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攀升,在全球城市网络中的节点作用日益明显,初步具备冲击顶级全球城市的基础和潜力。
文章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网址: http://www.jjyshfzyj.cn/zonghexinwen/2020/0826/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