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打好电网规划“底色” 为绿色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封面新闻记者 何方迪 在我国西部的广袤大地上,不仅拥有绝美的自然风光,还诞生了一座座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电站,它们分布在峡谷、河流、高原,日以继夜地输出电能,

封面新闻记者 何方迪

在我国西部的广袤大地上,不仅拥有绝美的自然风光,还诞生了一座座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电站,它们分布在峡谷、河流、高原,日以继夜地输出电能,保障着国民生产生活的能源供给。

在享受绿色电能的同时,风、光发电的波动间歇特性也给电力系统规划建设运行工作带来一系列理论和技术挑战。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周步祥教授和他的团队从电网规划环节入手,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有效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避免了大规模弃风弃光现象,支撑了社会经济绿色发展。

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周步祥教授

究竟攻克了什么样的难关?周步祥教授向记者解释:“简单讲就是做好基础电网规划,把各种形态的能源,例如光伏、风能、水能等更好地与热能、化石能源等相结合,形成一种综合能源系统,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这些年来清洁能源的大力发展和应用,原有电网规划面临新的挑战。风、光发电和现有电网系统存在“不匹配”的现象,导致电力产能过剩,清洁能源消纳困难。

因此,为了保障运行效益,前期的电网基础规划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周步祥教授领衔的团队正在攻克电网与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规划与运行调控的一系列技术难关。

周步祥教授正在指导学生

“随着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渗透率越来越高,其出力的随机波动性和间歇性会给系统运行带来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如何在充分利用风、光能源的前提下,尽可能消除负面影响,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陈实副教授表示,电网规划工作就是谋定而后动,通过前期科学、精准的电网规划,可以最大限度利用绿色电力,减少弃风弃光等浪费现象。

周步祥教授进一步解释:“随着自然资源的消耗和能源利用的变革,能量的搬运、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也会越来越频繁,比如:未来我们不一定依靠电来使用光、热、冷等能量,所以从电力系统到能源系统、从配电系统到配能系统,规划工作都需要重新考虑。”

周步祥教授团队将电网规划理论建模、智能寻优计算、精准数据挖掘、科学决策支撑方面的科研成果编程实现,成功开发出“电网规划辅助决策支撑平台系统”。该平台功能强大实用,能够有力支撑电网规划工作,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全国16个省份的电网规划工作中。尤其是通过网架优化规划避免了大规模弃风弃光现象的发生,提升了电网对风/光能源的承载外送能力,对中国西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同时,周步祥教授及团队的老师们以实际电网为研究对象,提炼科学问题,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模式,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毕业的学生们在业内规划设计领域发挥了骨干作用,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用过硬的科研本领,为能源供给保驾护航。“我们会继续探索高效率、高可靠性信息系统对综合能源利用的支撑,通过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的优化配置,助力实现能源系统和经济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周步祥教授说。

周步祥教授为学生讲课


文章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网址: http://www.jjyshfzyj.cn/zonghexinwen/2020/0901/662.html



上一篇:经济特区进入创新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新阶段新境
下一篇: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 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经济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投稿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编辑部|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版面费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论文发表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