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成华区龙潭街道“社区文商旅融合发展研究论坛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有别于一般性的客家文化,我们更应逐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龙潭文化,将社区规划与在地文化结合起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居民的归属感、自豪感、获得感、幸福感。”2020年10月

“有别于一般性的客家文化,我们更应逐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龙潭文化,将社区规划与在地文化结合起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居民的归属感、自豪感、获得感、幸福感。”2020年10月16日,龙潭街道“成于中优·华在文商·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时代新篇——“社区文商旅融合发展研究论坛”首场“月旦评”特色活动举行。

据了解,为积极响应成都市号召,按照成华区相关部署,龙潭街道正持续推进区域内公园社区建设,助力高品质和谐宜居社区场景营造,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发展治理新格局,着力提升特色的地域文化内涵。

“以论坛为契机,龙潭将社区规划项目作为抓手,深入探索打造‘以人为本’的有机整合综合服务功能提升的公园式社区,融合生态环境、公共空间、社会服务、经济发展等要素,全力打造高品质宜居生活片区,提升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龙潭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社区规划三级队伍体系再赋能

龙潭凝聚社区发展治理新动能

论坛开幕式现场,龙潭街道为受聘的8名社区规划师颁发聘书。“近年来,立足成华区‘专群结合三级队伍、参与式五步工作法、可持续长效机制’工作体系,街道借智专业人才、链接优质资源,全面发动群众及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社区规划。”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18年挂牌成立全市首家社区规划众创组,到如今龙潭已累计实现24名规划师,21个众创组、400余名众创组成员全域覆盖。

本次论坛的举行,将再次厘清龙潭规划师的职能职责,搭建专业平台,拓展专业能力:“两年来的实践探索,让龙潭初步实现了社区面貌更新、文化品牌树立、治理格局升级。借助本次论坛,我们将吸纳总结更多优秀经验,持续为社区规划师赋值赋能,扩大社区居民及辖区内的社会组织、社会企业多方力量参与范围,为整个龙潭社区规划工作画出了一个个可学习、可复制、可优化的“样板间”品质社区。”龙潭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聘任社区规划师,龙潭街道还聘请了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建筑系主任赵炜、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雷叙川等5位专家学者作为社区规划指导师团,从顶层设计入手,为龙潭社区规划工作提供专业性指导。

开幕式现场,龙潭街道社区规划师范伟分享了在社区的“成长之路”。他表示,在规划过程中,按照“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理念,龙潭以公共空间品质提升为途径,以社区规划体系为指导,全面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构,活化邻里关系,坚持场景营造,引导居民走出家门、走进院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为实现睦邻友好、良序善治打下坚实基础。

打造社区规划项目样板间

龙潭挖掘社区发展治理新活力

“东汉末年,由汝南郡人许劭兄弟主持对当代人物或诗文字画等品评、褒贬的一项活动,常在每月初一发表,故称‘月旦评’或者‘月旦品’。龙潭街道办事处依托“三国月旦评“文化,开展龙潭社治主题专题活动。”在街道、居民和规划师的眼中,龙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质的文化底蕴,而以本次论坛为“圆心”,推进一系列项目落地落实,龙潭正加快形成多方参与社区共建、全民擦亮文化品牌的“同心圆”。

现场还举行了揭幕仪式。街道负责人说。希望通过月旦评激发街道内生活力,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力量,让龙潭社区规划工作更具特色,更具活力,更具吸引力。

论坛现场,“龙腾里”社区规划项目牢牢抓住了记者的眼球。据了解,项目所在地龙祥社区位于成都绕城外,属龙潭街道外环新型社区,由原建设、光明、院东社区体制机制改革合并社区,居民拆迁安置于龙腾雅苑。拆迁安置后,社区两委尝试多途径让居民适应搬迁后的生活,想实现居民从“农民”——“城市新居民”的转变,但是居民依然缅怀原有的农耕生活。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在改造过程中,龙祥社区牢扣居民需求,党委牵头,联动社区规划师、社区能人等多方参与,探索出“群众点单、党委下单、党员接单、全员埋单”四单工作模式,依托现有社区优势资源,打造社区公共空间。项目改造遵循龙腾人的客家农商文旅融合产业新道路,建强社区田园美学生活场景营造能力,对外树立龙腾农耕文化名片,对内培育居民富强动力。


文章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网址: http://www.jjyshfzyj.cn/zonghexinwen/2020/1017/896.html



上一篇:发展数字经济!做强襄阳工业!
下一篇: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孕育未来发展生力军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投稿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编辑部|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版面费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论文发表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