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06/30]
-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06/30]
-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06/30]
-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06/30]
记者观察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满倩倩 济南报道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再到“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满倩倩 济南报道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再到“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如今踏上新征程,若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作为改革创新的排头兵,近年来,山东“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目标从未改变,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脚步从未迟疑。在全省发展实现由“量”到“质”、由“形”到“势”根本性转变之时,今天的山东,一鼓作气,凝神聚力,将利箭瞄准了深化改革、创新突破的靶心。
离弦之箭,不破不立。
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济南举行。(图片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发挥科技创新的“幂数效应”
一个地区有没有活力,其中最重要的判断指标是看它有没有创新能力;而一座城市有没有创新能力,则预示着它未来的潜力与发展前景。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让创新驱动发展、让创业激活经济,成为山东当下亟需解决的难题。
去年年底,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1年重要任务首次把科技放在第一位后,山东也把“以更大力度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作为今年十大重点工作任务之首,并明确提出了量化指标,省级科技投入再增长10%。
在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要“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形成扎实的科研作风”。山东深知,当前山东发展各方面任务都很重,首先要着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攻克一批创新技术,搭建一批创新平台,壮大一批创新企业,引育一批创新人才。
显然,科技创新关乎高质量发展全局,山东要实现由大到强的战略性转变,最重要的是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第一动力”。
聚焦今年4月举办的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其中授奖的31项一等奖成果中,既有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封锁,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产业集群;也有面向山东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的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多项成果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彰显了山东科技创新的“硬核”实力。
比如,烟台的万华集团,打破了国外对我国长达70年的技术封锁,建成了世界上品种最齐全、产业链最完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DI特色产业集群,产品市场份额位居国内第一位、全球第二位。
再比如,为海洋工程加道“安全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华军,获颁2020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由他牵头申报的海工装备基础科学中心,成为我国海洋工程领域首个、也是山东省唯一一个基础科学中心。
山东不断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步伐,自2020年起,每年设立规模不低于120亿元的“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集中投向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重大原始创新、重大技术创新引导及产业化和重大创新平台项目等四大重点创新领域。
截至目前,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加速推进,6家省实验室挂牌筹建,建成2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科院济南科创城、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等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发展成效逐步显现。与“十强”产业密切相关的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现代高效农业等领域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六位。
图片来源:大众日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截图
提升制度创新的“内生动力”
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更要靠制度创新。
今年7月17日,山东省委科技创新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以省委名义成立科创委,这在全国尚属首创。
一方面,成立省委科创委,表明山东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但它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唯有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才能蹚出一条新路;另一方面,企业创新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更需要开明开放的政策支持,而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既不越位,又不缺位,全力为企业创新发展创造环境,为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提供坚实保障。
这说明,营商环境直接影响创新创业的活力,而通过制度创新开辟优化营商环境的新“赛道”更具突破性和引领性意义。
文章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网址: http://www.jjyshfzyj.cn/zonghexinwen/2021/1214/2000.html